首页动态
     
   优化学科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
 
通讯员:施卫东       责编:孙新华       审核: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06-16 16:15:55
 

施卫东,南通大学校长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文化大繁荣,急需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教育基底和人才支撑。

构建分层分类、多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办学同质化是造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重要原因。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要引导高校把握服务面向,实现差异化发展。从类型上,本科教育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路径,努力锻造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从层次上,“双一流”建设高校要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致力于原创;应用型高校包括行业特色高校要面向区域经济,致力于产学研协同发展,培养行业尖端人才,解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探索特色发展、动态调整的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一是要探索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和预警机制,统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需求,建立多部门协同、跨行业合作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情况,促进高校学科专业设计和招生政策调整。二是要逐步建立奖优退劣的评价机制,促使高校主动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引导高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区域与高校形成就业需求、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调整机制。三是要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与交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引导高校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与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优先布局发展亟须又影响未来的学科专业。

推进校地融合、功能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建立高效、集约、系统的科技创新体制和资源配置体系至关重要。一是要积极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全面耦合产业链与创新链,使高校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创业人才、产业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新兴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二是引导高校参与共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产业集群创新基地、国家和区域校企合作联盟等,着力推进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功能协同,完善创新集成效应,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是统筹推进国家和区域制定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路径,健全高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融合网络。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616日第10版,详情请点击http://dzb.rmzxb.com/rmzxbPaper/pc/con/202106/16/content_8107.html

 
来源:人民政协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开云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