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
     
   高校要自觉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
 
通讯员:杨波 朱倩       责编:孙新华       审核: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11-15 15:42:33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列专章进行整体论述,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必须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新论断、新定位、新要求、新期待,自觉服务党的中心任务,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肩负起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崇高使命,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首先,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重要聚集地,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地。

其次,一方面高校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三个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实施三个战略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从世界范围看,高校在国家科技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创新驱动力中的核心地位和创新资源储备库、人才储备库中的核心作用早已形成共识。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科技创新长期处于引领位置,主要得益于他们通过强化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以保障高校科技创新的绝对优势,持续引进、培育科技人才,汇聚融合创新智力资源,注重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应用,打造创新生态的良性循环。

再其次,高校所具有的科技、人才、创新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高校通过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出创新科技成果,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助力我国发展换道超车,从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源源不断输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充分认识全面提高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缺乏人才,自主创新就无从谈起。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是全方位的、全新的,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高校来满足需求。拔尖创新人才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不可能完全依靠外力培养。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高校要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条件、课程教材、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治理能力等要素的质量。要实行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要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要推动育人模式改革,面向数字化时代,努力实现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个性化学习,培养未来型人才。要推动评价模式改革,以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和国家“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正确导向、释放发展潜能、激发发展动能。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培养“四有”好老师。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才自主培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二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贡献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高校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力量。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对标创新链和产业链,重点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重点聚焦数理基础智能、信息材料能源、生命生物科学、空天深地深海等前沿交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卡脖子”重大攻关项目,促进项目、基地、人才、资源协同联动,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和颠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鼓励跨学校、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健全协同创新与集中攻关机制,培育形成高校科技创新集群优势。要不断改进高校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实施和过程管理,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和合同化管理新机制。要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环境,注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树立正确的科研创新观和绩效观,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健全激励高校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创新作为、恪守伦理的体制机制。

三要着力建设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战略科技力量。高校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上发挥着重要的牵引性作用,通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等,推动实现科技创新,满足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才,赓续质疑精神、审慎思维、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等,推动实现科技创新。要创新引才聚才用才举措,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内急需、紧缺学科,加强与世界一流高校、科学资源进行高水平合作,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在坚持发挥本国人才作用的同时,吸引世界人才向中国流动,以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促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形成开放包容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引才聚才用才机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养造就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扎根中国大地、主动融入高质量发展,通过服务国家战略,形成对建设创新高地的支撑,着力解决战略性产业、乡村振兴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为基础,增强建设创新高地的活力、合力。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1110日第06版,详情请点击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1/10/content_616252.htm?div=-1

 
来源: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9  

开云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185号-1 

地址:(希望大道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建军东路校区)  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211号 

邮编:224051                  电话:+86-515-88168666